名人和雪茄的故事
名人抽雪茄的经典故事
$ I, c; O2 Z7 m/ K& K
古巴出产的雪茄闻名世界,而古巴雪茄的最好品牌代言人首推古巴主席卡斯特罗。
据《当代世界》介绍,卡斯特罗从少年时代起就与雪茄结下缘分。他15岁时,父亲给了他一支雪茄烟,并教会他如何抽雪茄。从那时起,卡斯特罗开始抽雪茄烟, 而且越抽越厉害。多年来,雪茄烟一直是他的亲密伙伴。当战斗取得胜利时,卡斯特罗总会拿出雪茄烟来庆祝;当卡斯特罗遇到挫折时,雪茄成了安抚他的良药;而 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雪茄又用作激发灵感。就是在激烈的游击战争中,他也经常是一手握武器,另一手拿着雪茄烟。据称,卡斯特罗每天平均要抽8—10支雪茄 烟,而且雪茄烟陪伴卡斯特罗的时日实在太久了,以致他对雪茄烟总是念念不忘。他曾说:“我有好多次梦到雪茄烟,有时还会梦到自己在抽雪茄。”
毛主席的故事!!!给毛主席点烟 (1957年): L6 L9 G0 }" S! J5 D6 }5 S o7 o
在很多关于毛泽东主席的录像或照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手中夹着一支烟身棕黑、烟灰雪白、形状粗实的雪茄。这雪茄曾是主席的爱好之一,陪伴了主席五年之久。这里所说的正是在北京卷制这种雪茄烟的“一三二小组”。3 y3 i- ~3 J, ^" R" r
初识什邡雪茄
一九六五年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贺龙向主席夸赞起自己手中的那种雪茄烟味道如何好,主席好奇地点燃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立即对其清凉香醇的味道产生了兴趣,从此也便认准了这种四川什邡烟厂的雪茄。* Y" i$ k% v, A2 O( ~) O9 \5 P; a
+ f- X9 A q1 Z0 a5 Z" Y
四十年代末,四川省什邡县民间开始出现并流行用手工卷制雪茄,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这种技术。手工雪茄出现在什邡的大街小巷。人们将这些雪茄叫做“传统 雪茄”,将其中质量较好的雪茄统称为“金坛雪茄”,它被大量地通过水路销往外地。其时,金坛雪茄在四川一带已小有名气。六十年代初,四川什邡卷烟厂开始招 纳技术员,研制雪茄配方,首次正式、集中地生产手工雪茄。他们将产品供给当时任西南局书记的李井泉及成都军区的领导品尝,得到李井泉等的一致好评。李井泉的夫人当时任国家轻工业局局长,主要负责手工业及烟酒等行业的工作。她将什邡雪茄的事情告诉给中央的几位朋友,中国人可以手工卷制雪茄,并且卷得这么好,确实可喜可贺。一些领导人尝试起了这种雪茄,贺龙便是其中之一。
起初, 中央没有惊动什邡烟厂,而是每月派专人从北京前往成都军区取烟。对什邡烟厂来讲,只是每次供给成都军区的雪茄烟数量加大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有些烟是要被 送至毛主席等领导人手中。每批烟的“必经之路”是:什邡烟厂-成都军区-中央警卫局-中央特工处(服务处),然后被送至主席手中。
“请四川师傅来北京”) R O* j* M6 C- a+ C9 ~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事件给中央笼罩上一层紧张气氛。其间,主席身边的各项事务尤其被严加防范,而从什邡来的烟经手之多、运转时间之长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于是,在“九?一三事件”过后不久,什邡向中央的供烟工作暂告一段落。主席重新拿起了上海的“中华”。
在主席停吸什邡雪茄烟期间,为解决他的抽烟问题,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多次讨论,最后决定从北京派烟草技工到什邡“取经”。一九七一年末,中央办公厅的孟景云、北京烟厂的孙正兴两名干部以及从烟厂抽来的两名老工人一同前往四川。在什邡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中,北京的两位“老学生”潜心学习着四川师傅的每一点手艺。可是二十天过去了,他们终究不得不说:“实在学不会。”
北京市委再次召开讨论会,会上有人提议:“请四川师傅来北京做烟。”
于是,孟景云等再次“南下”,在什邡烟厂经过严格政审,并征得本人同意,选中黄炳福、姜跃秀、刘宗贵、范国荣等几位厂里的技术骨干。一九七二年三月,这几位四川师傅举家迁至首都北京。
首先是选择生产场地。基于场地既要方便,又要安全,生产小组放弃了在人员众多的北京烟厂“落户”的打算,而选择了僻静的南长街八十号。在举世闻名的南长街八十一号中南海对面的这座内外套双层四合院,原是匈牙利大使居住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曾被日本军官视为安静保密。+ x/ L1 D# ? V0 c: V
" Q4 c4 s- Q$ Q( D _
其次是生产小组的管理。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北京市委召集北京市房管局、公安局、纪委以及烟厂的有关领导同志开会,宣布由中央警卫团的危德纯同志负责小 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市公安局的柏宝英同志负责小组的安全保卫工作。小组还有从北京烟厂选来的两位辅导工,一名一九三九年入党的炊事员、两名锅炉工。会 议向小组提出了“三保”要求,即保安全、保质量、保数量。
“一三二”雪茄烟的特别之处
- 简言之,“一三二”雪茄烟有两处特别:其一是烟叶的特别,其二是手工卷制技术的特别与精湛。
在天府之国新都 县的独桥河两岸共有二百亩油沙地,传说这块地生产的烟叶在古时候是给朝廷的贡品。其种植所需肥料都是些猪粪、麻酱、香油等极其营养的东西。为能尽量多地吸 收营养,烟叶不能长得太快,因此土地不得多浇水。危德纯等每年都要亲自前往新都几次,认真检查烟叶的种植情况。这里生产的烟叶有柳烟和毛烟两种,柳烟味淡 而纯,毛烟味浓而重。两种烟叶在燃尽后均不落灰,烟灰呈白色,抽吸时喉咙处可感到丝丝凉意。烟支长时间搁置不会熄灭,只要再抽一口便会继续燃烧。其每年产 量最多不过二十担(两千斤)。“一三二小组”所用的正是这种烟叶。2 ?) Q5 r6 q. G
在我们对其卷烟技术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也许便不再会奇怪当初两位北京老师傅去什邡“取经”时的失败,因为它的各道工序都是如此考究。
首先是烟叶的挑选。独桥河的烟叶从地里摘下时还不能马上采用,必须存放三年方被送至北京。在一捆五十斤的柳烟叶或毛烟叶中经过精挑细选,最后被用的只有十斤左右。
其次是烟丝和外用烟皮的制作。烟叶前后要喷洒两次香料,香料用甘草、桂皮等多种中草药加上从四川远道而来的特曲酒、缅甸的香精等材料按严格比例制成。不得不说,除了烟叶的优良外,这种香精的配方是其味道香醇的第二个奥秘所在。" o: X6 @5 w$ ^2 A
7 T7 p4 A3 B$ h8 W8 n
再次卷制工作也十分讲究,单是这个步骤就让人望而却步。这也恰是当初两位北京“学生”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
工序全部用手工完成。劳动工具很简单,只有木箱子、切刀、筛子等。通常一天最多生产七八包雪茄烟。小组只向中央领导供应,价格为每条九元,这些钱从几位领导每月的工资中扣取。生产的全过程都在中央办公厅和北京市委委派人员危德纯、柏宝英等同志的管理监督下进行。
为保证烟支质量,小组成员对生产中遇到的 每一个问题都要费一番琢磨。如在成立初时,有一次工作人员看到主席手中的雪茄烟总是抽了三分之一便放下不抽了,而以前从什邡来的雪茄烟主席最多只剩五分之 一。为此,小组成员和北京卷烟厂的领导、业务人员当晚即召开讨论会,将主席放下的烟头捻碎仔细观察。危德纯拿起一个烟头重新点燃,吸了几口后,他突然意识 到烟支的温度很高,夹烟的的两指明显感觉灼热。经过几天的研究,烟支发烧的答案终于找到了。原来,在什邡烟厂卷烟时烟叶中水分含量为百分之十三,当烟支被 送至中央,正好百分之十一的含水量。现在北京的生产小组在处理烟叶时仍采用百分之十三的水分比例,但省却了路途上所费的时间。次日,生产小组将烟叶中水分 直接处理至百分之十一,果然发现主席几乎把手中的雪茄烟全部抽完了。小组人员经常研究烟的制作方法。考虑到主席高龄,生产小组在把烟叶搓成碎片前将上面的 叶茎全部抽掉。这样,雪茄烟在抽吸的时候变得更加柔和松软。4 d& J2 ~" `( }# [
“一三二”名称的由来
基于不搞对外牌号、便于内部称呼联络等因素,生产小组对外叫“三六O信箱”(小组的通讯地址),对内则称“一三二”。直观地说,这个名字只是两种烟的型号,即十三号和二号。
最初,主席等领导人抽用的全部是 十三号雪茄,二号烟是发生下面这件事后小组对烟支外形改良的产物。在一次接见外宾时,主席习惯性地点燃一点雪茄。这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主席把雪 茄烟拿倒了。原来,生产小组沿袭了什邡烟厂的做法,卷制出来的雪茄烟一头粗一头细,细的一端用来吸,粗的一端用来点火,这种卷烟的型号为十三号。主席忙于 谈话不小心把火点在细的那头,把粗的一头放在嘴里,这样既不好看也不易抽吸。生产小组随即将雪茄烟卷成两头一样粗的圆柱形,任意一头都适合抽吸和点火。这 种烟的型号为二号。该小组在近六年的生产中只卷过这两种型号的雪茄烟。二号烟特供毛主席,十三号烟供给李先念等其它领导人。更确切地讲,“一三二”应被写 作“一三?二”。- w7 ]. T# e4 j3 |6 G, |
' p! L) t. P2 F
挑选小组接班人及其解散
为使手工卷制雪茄烟的技术后继有人,危德 纯于一九七二年向市委写报告申请吸收培养新人。一九七三年,危德纯同志肩负使命,心情激动地奔走于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知青办和北京卷烟厂之间。经过对北 京下乡知青一座小山般的档案资料的仔细审核,终于挑出四人,他们是吴建华、金贵敏、孙少文、方秀芬。其中,吴建华和金贵敏在姜跃秀等老师傅的指导下为主席 特制二号卷烟。
选择接班人之所以如此严格谨慎,是因为既要严把其技术关,更要严把其政治关(为安全起见,当时小组的工作是在秘密中进行的)。被选中的年轻人在家庭出 身、本人品德、社会交际等方面都是个个过关。在工作的三年中,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始终保持沉默。他们的婚嫁对象也经过小组负责人的严格考察;他们的子女 从未进过这扇南长街八十号的大门;他们既从不向外打一个电话,也从不直接接外来电话……但是,能亲手给敬爱的毛主席、李先念、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卷烟,他 们感到无比荣光,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
毛主席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逝世后,华国锋、李先念、姚依林以及几位民主党派的主席、副主席仍然抽着十三号雪茄烟,但这时对雪茄烟的需求量已明显减少, 大部分国家领导都改抽纸烟。一九七六年底,“一三二”停止生产。在小组负责人危德纯等同志的奔忙下,一九八三年底,每个成员日后的生活都有了大致的安排。 一九八四年在国庆三十五周年之际,“一三二小组”正式宣布解散。
丘吉尔雪茄伴终身 0 u& l" x/ A) U; h8 X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874-1965)嗜好烟酒,尤其爱吸雪茄,口叼雪茄成了他的公众形象。除非是在教堂做礼拜时,他才会暂时从口中拿去雪茄。他爱抽一种纸环上写有他名字的哈瓦那黑色长雪茄,据说哈瓦那雪茄至今仍保留着这一品牌。 9 n+ B* r1 ]" q" w Y# |
与蒙哥马利趣谈烟酒 $ Q2 }/ X( S' O% C7 g' I& h
蒙哥马利(1887-1976)系英国名将,他一生俭朴,严于律己,从入伍的那一天起,他就制定了“不吸烟、不喝酒、不玩女人”的“三不戒律”。50多年中,他一直坚守这一戒律,在英国人民和各国将军中被传为美谈。 , H K5 `& E* B0 f) w* k
1940年夏天,蒙哥马利担任师长时,一次,丘吉尔首相偕夫人前去视察,当晚在一家豪华餐厅就餐。丘吉尔问他想要喝什么,蒙哥马利不加思索地回答:“水”。
丘吉尔非常惊讶。见首相不解,蒙哥马利补充道:“我不吸烟,不喝酒,百分之百的健康。” ; T$ R5 A6 T B" |3 N3 k
丘吉尔听后不以为然地接着说:“我既吸烟,又喝酒,却百分之两百的健康。”
蒙哥马利和丘吉尔虽然对烟酒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两人都得高寿,蒙哥马利享年89岁,丘吉尔91岁。
雪茄蘸酒 # L$ o) I0 x! b s2 w `
丘吉尔吸雪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如果身边有威士忌酒,他喜欢用雪茄蘸一点威士忌,然后点燃吸用。碰到烟友,他也会建议烟友也用此方法,他还会向烟友大谈雪茄蘸酒的好处:“既有烟香,又有酒香,一举两得。”
聪明的摄影师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先后发行过一枚名为《愤怒的丘吉尔》的丘吉尔特写肖像邮票,邮票上的丘吉尔怒容满面,不知情者还以为是他与对手谈判或训斥下属,其实并非如此,这里面还有一段与雪茄有关的有趣故事。 , |' c3 i+ [! I. Y
* }, R- ~4 r0 F$ {! ?' i0 x; X' H
1941年12月,丘吉尔去加拿大访问,摄影师卡希尔通过加拿大总理的引见,为丘吉尔拍摄肖像。在摄影棚里,丘吉尔仍然雪茄不离口,卡希尔认为首相抽 雪茄不很雅观,就很有礼貌地提醒他说:“这里有烟灰缸”,希望他能暂时放下口中的雪茄,谁知嗜烟的丘吉尔毫无反应,依然我行我素不肯放下口中的雪茄。卡希 尔急中生智,说一声“首相,请原谅”,随手抽掉了丘吉尔口中的雪茄。小小摄影师竟敢夺他口中的雪茄,丘吉尔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尴尬事,毫无思想准备的他 一下子被激怒了,正在他怒容满面之时,卡希尔“咔嚓”一声按下了相机快门,《愤怒的丘吉尔》就这样诞生了。 O& g3 a$ ]' ]* f
本来,像这种丑化“首脑”的照片不允许刊登,当丘吉尔了解了卡希尔的本意后,乐意让他发表。《愤怒的丘吉尔》成了卡希尔的代表作。 4 c' ~9 |1 U ]# N/ D, E
2 g M8 N2 a' B9 z) Z; N
手夹雪茄死在安乐椅上
1965年,丘吉尔以91岁的高龄逝世。他是坐在安乐椅上逝世的。他的侍从发现他逝世时,手中还夹着一支雪茄,雪茄相伴他走完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以讹传讹: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刹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在人们看到丘吉尔首相的照片上,他不是手指夹着一支雪茄,便是嘴里叨着一支雪茄。有一张照片倒是例外:那就是在二战期间威慑法西斯的经典之作《愤怒的丘吉尔》。那是1941年12月30日,“珍珠港事件”发生不久后,丘吉尔首相与罗斯福总统应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的邀请,到加拿大众议院发表演说。当丘吉尔演说完毕,正在议长办公室享受一支上好的哈瓦那雪茄的时候,年轻的加拿大摄影师卡什向丘吉尔提出为他拍照的要求。丘吉尔答应了,但是他仍然悠然自得地叨着那支雪茄。卡什当时想:这么优雅的丘吉尔叨着一支烟,怎么能符合“战时首相”的称呼呢?于是他勇敢地走上前去,说了一声“对不起,阁下!”冷不防把那支雪茄从他嘴边拔了下来,丘吉尔被这突如其来的行动激怒了,一下子瞪大了双眼,左手叉在腰间……就在这一刹那,卡什按下了快门,举世闻名的《愤怒的丘吉尔》由此而诞生。
由国际摄影名家卡什创作的《温斯顿·丘吉尔》的一个正版副本,昨天(6月25日)在“2007北京华辰春季拍卖会”上,以22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卖成交。
请登录后再发言
> 话题汇
最新话题:
2009 Chambolle-Musigny Premier Cru "Charmes", Fredric Magnien (tomcats)
阿根廷门多萨的 El Enemigo Chardonnay 2018 霞多丽 (tomcats)
美食记2025赛季全盲品个人赛积分榜(截止到8月15日) (杯酒人生)
2006 Saxum "Bone Rock - James Berry Vineyard" Paso Robles 西拉 (tomcats)
2016 Château Bel Air Gloria,Haut-Médoc Cru (tomcats)
2008 索罗玛 Marimar Estate Don Miguel Vineyard La Masia 黑皮洛 (tomcats)
2008 Poet's Leap 美国 哥伦比亚谷 Late Harvest Botrytis Riesling 晚收贵腐雷司令 (tomcats)
2005 纳帕名庄 Araujo 的副牌酒 Altagracia (tomcats)
2007 Monument Ridge, 加州索罗玛Alexander Valley (tomcats)
MMOEXP: Blade and Soul Neo is exactly what it claims to be (Ludwighench)